第五十四卷:桃 羊桃
桃
- 〈桃花,别见花谱。〉
- 原 桃,实甘子繁,故字从木、从兆。〈本草云:十亿曰兆,言其多也。〉性酸、甘,热。可食,多食令人有热,能发丹石毒。生桃尤不宜多食,有损无益。性早实,三年便结子,五年即老,结子便细,十年即死,以皮紧也。若四年后,用刀自树本竖划其皮至生枝处,使胶尽出,则多活数年。种类颇多,有:
- 昆崙桃,〈一名王母桃,一名仙人桃,一名冬桃。出洛中,味甘美,详见后《洛阳伽蓝记》。〉
- 扁桃,〈出波斯国。形扁肉涩,不堪食。核状如盒,树高五六丈,围四五尺,叶似桃而阔大,三月开白花,花落结实如桃。彼地名波淡树,仁甘美,番人珍之。北户录云:形如半月状,出占卑国。〉
- 新罗桃,〈子可食,性热。〉
- 方桃,〈形微方。〉
- 饼子桃,〈状如香饼,味甘。〉
- 油桃,〈小于众桃,有赤斑点,光如涂油。花多子小,不堪啖,惟取仁。出汴中。〉
- 巨核桃,〈详见后《拾遗记》。〉
- 金桃,〈形长,色黄如金,肉黏核,多蛀,熟迟。用柿接者,味甘色黄。〉
- 银桃,〈形圆,色青白,肉不黏核,六月中熟。〉
- 鸳鸯桃,〈结实多双。〉
- 李桃,〈形圆色青,肉不黏核,其皮光泽如李,一名光桃。〉
- 十月桃,〈形圆色青,肉黏核,味甘酸,十月中成熟。一名古冬桃,又名雪桃。十月桃,形圆色青,按《尔雅》云:旄,冬桃。疏云:桃子冬熟者不旄,当即此也。〉
- 毛桃,〈即《尔雅》𠩄谓榹桃。小而多毛,核黏味恶,不堪食,其仁充满多脂,可入药。〉
- 水蜜桃,〈独上海有之,而顾尚宝西园𠩄出尤佳,其味亚于生荔枝。〉
- 雷震红,〈张七泽云:每雷雨过,辄见一红晕,最为难得。〉
- 他如红桃、缃桃、白桃、乌桃,皆以色名。五月早桃、秋桃、霜桃,皆以时名。胭脂桃、络丝桃,皆以形名。王敬美有言桃种最多,金桃、蜜桃、灰桃之类,多植园中取果。寿星桃,树矮而花,能结大桃,亦奇种可玩,桃殊不堪食。
- 增 西京杂记 上林苑有秦桃、缃核桃、金城桃、绮叶桃、紫文桃。
- 客燕杂记 京师中佳果有红桃、白银桃、小桃、蟠桃、合桃、酒红桃、霜下桃、肃宁八月桃。
- 汇考
- 增 诗 周南 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 传 蕡,实貌。
- 卫风 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
- 魏风 园有桃,其实之殽。
- 礼记 内则 桃曰胆之。 疏 桃多毛,拭治去毛,令色青滑如胆也。或曰胆谓苦,桃有苦如胆者,择去之。
- 周礼 馈食之笾,其实桃。
- 旧唐书 太宗纪 贞观十一年,唐国献金桃、银桃。诏令置于苑囿。
- 神农经 玉桃,服之长生不死。若不得早服之,临终日服之,其尸毕天地不朽。
- 原 夏小正 六月煮桃。 传 桃也者,柂桃也。柂桃也者,山桃也。煮以为豆实也。
- 增 家语 六果桃为下,祭祀不用,不登郊庙。
- 晏子春秋 公孙捷、田开疆、古冶子事景公,勇而无礼,公患之。晏子言于公,请馈以二桃,曰:三子计功而食。公孙曰:吾再搏乳虎,功可以食。田曰:吾仗兵而御三军者再,功可以食。古冶子曰:吾尝济河鼋,衔左骖,冶潜行水底,逆流百步,从流九里得鼋头,功可以食。二子曰:吾勇不若子,功不逮子,取桃不让,是贪也;然而不死,无勇也。刎颈而死。冶曰:二子死之,冶独不逮。亦刎颈而死。
- 原 韩非子
- 弥子瑕有宠于卫君,与君游于果园,食桃而甘,以其半啖君。君曰:忠乎,忘其口啖寡人。及弥子色衰爱弛,得罪于君,君曰:是固尝啖我以馀桃。
- 孔子侍座于鲁哀公,哀公赐之桃与黍。孔子先饭黍而后啖桃。公曰:黍以雪桃也。对曰:丘知之矣,夫黍,五谷之长,而桃为下。君子以贱雪贵,不闻以贵雪贱也。
- 吕氏春秋 子产治郑,桃枣之荫于街者,莫援也。
- 增 神异经 东方有树,高五十丈,叶长八尺,名曰桃。其子径三尺二寸,和核作羹,食之,令人益寿。核中仁可以治嗽,小桃温润,咳嗽人食之即止。
- 原 新序 魏文侯见箕季,从者食其园之桃,箕季禁之。文侯曰:从者食园桃,箕季禁之,岂爱桃哉,是教我下无侵上也。
- 增 说苑 树桃李者,夏得休息,秋得实焉。
- 武帝内则 七月七日西王母降,自设天厨,真妙非常,丰珍上果,芳华百味,紫芝萎蕤,芬芳填樏,清香之酒,非地上𠩄有,香气殊绝,帝不能名也。又命侍女更索桃果,须臾,以玉盘盛仙桃七颗,大如鸭卵,形圆,青色,以呈王母。母以四颗与帝,三颗自食。桃味甘美,口有盈味,帝食辄收其核,王母问帝,帝曰:欲种之。母曰:此桃三千年一生实,中夏地薄,种之不生。帝乃止。
- 汉武故事 东郡献短人,帝呼东方朔。朔至,短人因指朔谓帝曰:西王母种桃,三千年一著子,此儿不良,已三过偷之矣。
- 原 尹喜内传 老子西游,省太真、王母,共食碧桃、紫梨。
- 钟离意别传 秦吏赵凯以私恨告国民吴且生盗食宗庙御桃。且生对曰:民不敢食也。王曰:剖其腹,出其桃。史记恶而书之,曰:食桃之肉,当有遗核,王不知此,而剖人腹以求桃,非理也。
- 增 博物志 汉武帝时,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,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。七月七日夜漏七刻,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,南面东向,头上戴七种,青气郁郁如云,有三青鸟如乌大使侍母傍。时设九微灯,帝南面西向。王母索七桃,大如弹丸,以五枚与帝,母食二枚。惟帝与母对坐,其从者皆不得进,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,朱鸟牖中窥母。母顾之谓帝曰: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桃。帝乃大怪之。由此世人知方朔神仙也。
- 原 神仙传 张道陵者,沛国人也。有赵升者,就陵受学。陵将诸弟子登云台绝岩之上,下有一桃树如人臂,傍生石壁,下临不测,桃大有实。陵谓诸弟子曰:有人能得此桃实,当告以道要。于时伏而窥之者二百馀人,股战流汗,无敢久临,视之者莫不却退而还谢,不能得。一人乃升曰:神之𠩄护,何险之有。圣师在此,终不使吾死于谷中耳。师有教者,必是此桃有可得之理故耳。乃从上自掷,投树上,足不蹉跌,取桃满怀,而石壁峭峻,无𠩄攀缘,不能得返,于是乃以桃一一掷上,正得二百二颗。陵得而分赐诸弟子各一,陵自食一,留一以待升。陵乃以手引升,众视之,见陵臂长三二丈引升,升忽然来还,乃以向𠩄留桃与之。
- 增 神仙传 董子阳,少知长生之道,隐博落山中九十馀年,但食桃,饮石泉。
- 拾遗记 明帝时,恒山献巨桃核。巨桃霜下结花,隆暑方熟,云仙人𠩄食。帝使植于霜林园。
- 原 元中记 木子之大者,有积石山之桃实焉,大如十斛笼。
- 增 甄异录 谯郡夏侯文规亡后见形,经庭前桃树边过,曰:此桃吾昔𠩄种,子乃美好。其妇曰:人言亡者畏桃,君何不畏耶。曰:桃东南枝长二尺八寸向日者,憎之,我亦不畏也。
- 搜神记 前周葛由,蜀羌人也,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。一旦乘木羊入蜀中,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。绥山多桃,在峨眉山西南,高无极也,随之者不复还,皆得仙道。故里谚曰:得绥山一桃,虽不能仙,亦足以豪。山下立祠数十处。
- 东阳记 龙丘山峰际复有岩穴,外如窗牖,中有石林。岩前有一桃树,其实甚甘,非山中自有,莫知谁植。
- 广州记 庐山有山桃,大如槟榔形,色黑而味甘酢,人时登采拾。只得于上饱啖,或欲持下,迷不得返。
- 原 荆楚岁时记 正月一日饮桃汤。桃者,五行之精,厌伏邪气,制百鬼也。
- 增 新论 知伯,庖人亡炙一筪而即知之,韩魏将反而不能知。邯郸子阳园亡一桃,而即觉之。其自亡也,而不能知,斯皆锐情于小而亡大者也。
- 述异记
- 磅磄山,去扶桑五万里,日𠩄不及。其地甚寒,有桃树千围,万年一实。一说日本国有金桃,其实重一觔。
- 昆崙有玉桃,光明润彻而坚莹,须以玉井泉洗之,便软可食。
- 武陵源,在吴中,山无他木,尽生桃李,俗呼为桃李源。源上有石洞,洞中有乳水。世传秦末吴中人于此避难,食桃李实,皆得仙。
- 原 幽明录 汉明帝永平五年,郯县刘晨、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,迷路不得返。经十馀日粮尽,饥馁殆死。遥望山上有一桃,大有子实而绝岩环涧,永无登路,板缘藤葛然后得上,各啖数桃而不饥。下山一大溪边有二女,姿质妙绝,因要还家,敕婢。云:刘、阮二郎向虽得琼实,犹尚虚弊,可速作食。有胡麻山羊脯甚美,遂留半载馀。二人怀土求归,女曰:宿福𠩄牵,何复欲还。因指示还路。既出,无复相识,问得七世孙,传闻上世入山,迷不得归。
- 增 世说 桓元素轻桓崖,崖在京下有好桃,元就连求之,遂不得佳者。元与殷仲文书以为嗤笑曰:德之休明,肃慎贡其楛矢,如其不尔,篱壁间物亦不可得也。
- 洛阳伽蓝记 华林园蓬莱山南有百果园,果列作林,林各有堂。有仙人桃,其色赤,表里照彻,得严霜乃熟,云出昆崙山,一曰王母桃也。
- 元和郡国志 绵州彰明县云台山天柱崖下有一桃树,高五丈馀,外皮似桃,内心似松。张道陵与王长、赵升试法于此,四百馀年桃迨今不朽,有碑记之。
- 洽闻记 吐谷浑有桃,大如一石瓮。
- 原 酉阳杂俎
- 史论在齐州时,出猎至一县界,憩兰若中,觉桃香异常,访其僧。僧不及隐,言近有人施二桃,因从经案下取出献论,大如饭碗。时饥,尽食之,核大如鸡卵,论因诘其𠩄自。僧笑,向实谬言之,此桃去此十馀里,道路危险,贫道偶行脚见之,觉异,因掇数枚。论曰:今去骑从,与和尚偕往。僧不得已,导论北去荒榛中,经五里许,抵一水。僧曰:恐中丞不能渡此。论志决往,乃依,僧解衣戴之而浮。登岸,又经西北,涉二小水,上山越涧数里,至一处,奇泉怪石,非人境也。有桃数百株,干扫地,高二三尺,其香破鼻。论与僧各食一蒂,腹果然矣。论解衣将尽力苞之,僧曰:此或灵境,不可多取。贫道尝听长老说,昔日有人亦尝至此,怀五六枚,迷不得出。论亦疑僧非常,取两个而返。僧切戒论不得言。论至州,使招僧,僧已逝矣。
- 王母桃,洛阳华林园内有之,十月始熟,形如括蒌。俗语曰:王母甘桃,食之解劳。亦名西王母桃。
- 长白山,相传古肃然山也。岘南有钟鸣,燕世桑门释惠霄者,自广固至北岘听钟声。稍前,忽见一寺,门宇炳焕,遂求中食。见一沙弥,乃摘一桃与霄,须臾,又与一桃,语霄曰:至此已淹留,可去矣。霄出,回头顾,失寺。至广固见弟子,言失和尚已二年矣。霄始知二桃,兆二年也。
- 仙桃,出郴州苏耽仙坛。有人至,心祈之,辄落坛上,或至五六颗。形似石块,赤黄色,破之,如有核三重。研饮之,愈众疾,尤治邪气。
- 增 会昌解颐录 邺华林苑有勾鼻桃子,重三觔或二觔半。亦有名梨者,凡此众果气味甘美,入口消汁,又间有名果。季龙作虾蟆车,四厢广一丈,深一丈,合土在中,植之则无不生也。
- 清异录 邺中环桃特异,后唐庄宗曰:昔人以橘为千头木奴,此不为馀甘尉乎。
- 神仙感遇传 咸通中,赵僧怀一居云门寺,遇一道流,相与入山,花木繁茂,水石幽胜。久之觉饥,道流曰:此有仙桃,千岁一实,可以疗饥。以一桃授之,大如二升器,奇香珍味,非世𠩄有。怀一自此不食。
- 海录碎事
- 洋州云台山生猕猴桃,甚甘酸,食之止渴。
- 唐贞观中,康居国献黄桃,大如鹅卵,其色如金,因呼为金桃。用柿树接桃枝,亦为金桃。早熟者谓之络丝白,晚熟者谓之过雁红。
- 东坡杂记 李公择与客游天柱寺,还过司命祠下,道旁见一桃烂熟可爱,当往来之冲而不为人之𠩄得,疑其为真灵之瑞。分食之则不足,众以与公择,公择不可。时苏、徐二客皆有老母七十馀,公择使二公分之,归遗其母。人人满意,过于食桃,此事不可不识也。
- 仇池笔记 黄州岐亭有王翊者,家富而好善。𠩄居后有茂林果木,一日,有村妇林中见一桃,过熟而绝大,独在木杪,乃取而食之。翊适见,大惊。妇人食已弃其核,翊取而剖之,得雄黄一块,如桃仁,及研而吞之,甚甘美。自是断荤肉,斋居一食,不复杀生,可谓异事也。
- 埤雅 谚曰:白头种桃。又曰:桃三,李四,梅子十二。言桃生三岁便放,花果早于梅李,故首虽已白,其花子之利可待也。
- 茅亭客话 滕处士昌祐,字胜华,𠩄居园中有金桃,深黄,剖之至核,红翠如金,味美为桃之最。
- 白玉蟾集 宁都金精山,系第三十五福地。汉初,张芒女丽英入山,获二桃得道。长沙王吴芮聘焉,至洞中,见女乘紫云在半空,谓芮曰:吾为金星之精,降治此山。言讫,升天而去。
- 原 五色线
- 咸通中,许明奴家妪入山林采樵,于南山见一人坐石上,方食桃甚大,问妪曰:我许明奴之祖宣平,与汝一桃食之,不可将出。妪食桃甚美,其后增食,日渐童颜,入山不归,行疾如飞。
- 金母降谢自然,将桃一枝悬臂上,有三十颗,碧色大如碗,云此犹是小者。
- 增 长春真人本行碑 真人徵赴京师,眷遇至渥,遣中使赐上林桃。师不食菜果者十馀年矣,至是取其一啖之,重上赐也。
- 涌幢小品 嘉靖乙卯,上夜坐庭中,御幄后忽获一桃,左右视或见桃从空中坠。上喜曰:天赐也。修迎恩大典五日,明日复有一桃降。
- 藜床沈馀 戊辰冬杪,偶至灵济宫,遇道人授一桃特大,曰:与汝有缘,故以相赠。讶其非常,受而啖之,味甘美而核甚细。
- 杭州府志 古记云:昔人于天目捕猎,沮雨于石城之外,见林间有白桃一颗,摘入手,如冰,忽又变红,其热如汤。遂采木叶包之,藏于白囊,下山,扪之犹在,及至家,惟木叶存。
- 集藻
- 表
- 增 唐 李峤 为纳言姚璹等贺瑞桃表 伏见内出灵桃,四实共同一蒂,禁园芳果,仙庭奇树,名珍杏柰,族茂樱胡,鲜花发于上春,嘉实成于早夏,四而为一,表四海之一君,异而为同,明异才之同贯,汉宫留核,曾𠩄未窥,卫国报琼,何能窃似,殊祥灵应,叠贶骈臻,凡在见闻,孰不欢跃,臣等谬当枢近,累觌休符,喜忭之情,实万恒品。
- 赋
- 原 晋 傅元 桃赋 有东园之珍果兮,承阴阳之灵和,结柔根以列树兮,艳长𤱔而骈罗,夏日先熟,初进庙堂,辛氏践秋,厥味益长,花落实结,与时刚柔,既甘且脆,入口消流,亦有冬桃,冷侔冰霜,和神适意,恣口𠩄尝,华升御于内庭兮,饰佳人之令颜,实充虚而疗饥兮,信功烈之难原,嘉放牛于斯林兮,悦万国之乂安,望海岛而慷慨兮,怀度索之灵山,何兹树之独茂兮,条枝纷而丽闲,根龙虬而云结兮,弥万里而屈盘,禦百鬼之妖慝兮,列神荼以司奸,辟凶邪而济正兮,岂唯荣美之足言。
- 增 宋 伍缉之 园桃赋 嗟王母之奇果,特华实兮兼副,既陶煦以夏成,又凌寒而冬就,嗟异植兮难拔,亦晚枯兮先茂,农黄品其味,汉帝惊其珍,林休反耕之牛,宅树司恶之神,景毙勇于不足,弥增罪于甘分,虽无言兮成蹊,叵充肴于魏君,时令载始,周南申章,胆择有制,药齐惟良,鲁拂柩以悔荆,楚供弧以事王。
- 唐 独孤授 蟠桃赋 东海神木,是曰蟠桃,可得闻其广,而未量其高,盖苍龙之𠩄临据,白日之𠩄先照,结根于凌北之峰,禀气乎衡星之耀,其生植也,与乾坤始,其蟠萦也,至三千里,上鸣天鸡,下宅郁垒,徒骇于说,莫原其以,配若木以相望,冠扶桑而特起,尔乃焕初阳之杲杲,压巨海之漫漫,太皞司方以流昐,羲和策御而上千,倾高柯而飞鸟罕及,随巨叶而青云共蟠,何帝休之名志,岂姑繇而变观,穷海陆以标奇,抗蓬瀛而争耸,疑蒸林之相合,乃一木之𠩄拥,照滇海则攀其若浮,升日轮则远视如捧,霜雪莫能以凋换,风涛庸得其震倾,拂垂云之修翼,荫吹潦之长鲸,非有岁之可纪,每先晨之效明,拂青桂于阴魄,掩白榆于太清,信植物之神秀,壮元化之曲成,木无与俦,其谁骋两斗之术,子不可获,安有被三窃之名,是知瑰异之说,或处明而若晦,区域之心,多玩小以疑大,天无𠩄不育,地无𠩄不载,莫出混茫之中,咸居耳目之外,伟蟠桃之遐绝,宜列仙之游会,安得探神物而驻韶颜,涉沧海而登朔山,骖素虬之夭矫,驾䌽凤之回环,庶因此以捧日,愿修条而一攀。
- 原 宋 吴淑 桃赋 果实多品,惟桃可佳,夭夭其色,灼灼其华,或成仙而益寿,或制鬼而祛邪,或美后妃之德,或报琼瑶之华,惊蛰应气而斯盛,农人为候而无差,陟云台而临崖布绮,游武陵而夹岸舒霞,妒媢常闻于武女,爱恶潜移于子瑕,至若绥山刻木,神荼索苇,犯上既戒于文侯,雪贱复闻于夫子,神女尝食于二郎,齐相亦杀乎三士,昆崙以霜实称奇,磅磄以寒英表异,旄榹异状而同名,侯白殊味而俱美,别有绮叶金城之号,紫文缃核之名,虽云六果之下,诚为五木之精,高丘餐胶而轻举,师门食葩而道成,复有棓羿之事,畏汉之情,元冬霜林之茂,朱夏豆实之英,至于汉皇罢种,方朔潜偷,僵李伤嗟于见累,土偶哀怜于载浮,樊氏竞术于灵变,蔡诞托诈于仙游,亦有种列三名,实盈十斛,太清渍花而疗疾,抱朴服胶而绝谷,或咒之而颒面,或出之而剖腹,岂若飨碧实于西游,标嘉名于仙箓。
- 五言古诗
- 增 宋 孔平仲 食桃 剪彼十围木,架此百尺梁,十围不加大,百尺不加长,胡为被锦绣,空尔饰文章,根断肤已剥,至朽不复昌,食桃弃其核,下与粪壤藏,雨露之𠩄濡,发生乃微芒,回首枝干大,冉冉出我墙,开花又结子,意态何煌煌。
- 梅尧臣 将行与蔡仲谋饮分席上果得桃 曾无千岁人,安见千岁实,聊效昔𠩄投,琼瑶报非一。
- 七言绝句
- 增 唐 蒋防 元都观桃 旧传天上千年熟,今见人间五日香,红软满枝须作意,莫教方朔施偷将。
- 杨万里 尝桃二首
- 金桃两饤照银杯,一是栽花一买来,香味比尝无两样,人情毕竟爱亲栽。
- 小桃著子可怜渠,疏处全疏无处无,并缀一梢三十颗,缒枝欲折没人扶。
- 刘克庄 桃 岁岁春风花覆墙,摘来红实亦甘香,当时无种瑶池本,却恐清河未得尝。
- 诗散句
- 增 梁 任昉 已谢西王苑,复揖绥山枝,聊逢赏者爱,栖趾傍莲池,开红春灼灼,结实夏离离。
- 宋 文同 雨染烟蒸万实垂,丹砂为首玉为衣,客疑丽水新淘得,人向琼池旧带归。
- 原 唐 温庭筠 夏园桃已熟,红脸点胭脂。
- 姚合 桃花四散飞,桃子压枝垂。
- 增 殷璠 迎春别赐瑶池宴,捧进金盘五色桃。
- 曹唐 千岁红桃香破鼻,玉盘盛出与金妃。
- 宋 宋祁 要待花稀见秋实,缥肌细肉荐盘珍。
- 元 柳贯 青鸟衔书昨夜来,蟠桃如斗核如杯。
- 唐 杜甫 鹦鹉啄金桃。
- 白居易 红润圆桃熟。
- 沈彬 金桃烂熟没人偷。
- 宋 秦观 岁星偷得桃枝碧。
- 词
- 增 郑域 壶中天 蕊宫仙子爱痴儿,不禁三偷家果,弃核成根传汉苑,依旧风烟难老,养就丹砂,长留红脸,点透胭脂颗,金盘盛处,恍然天上新堕。 莫厌对此飞觞,千年一熟,异人间梨枣,刘阮尘缘犹未断,却向花间飞过,争似莲枝,摘来满把,莺嘴平分破,餐霞嚼露,镇长歌醉蓬岛。
- 别录
- 原 南康记 南康玉山有石桃,故老云:古有寒桃,生于岭巅,隐沦之士将大取其实,因变成石焉。
- 增 酉阳杂俎
- 蜀后主有核桃两扇,每扇著仁处约盛水五升,良久水成酒味醉人,更互贮水以供其宴,却不知得自何处。
- 水部员外郎杜陟,尝见江淮市人以桃核扇量米,正容一升,言于九嶷山溪中得。
- 北户录 至德初,徐正,字凝,于海盐县白塔沙渚之上得一桃核,片可贮一升。
- 野人闲话 蜀文谷,好古之士也,于中书舍人刘光祚处见桃核杯,杯阔尺馀,纹䌽灿然,真蟠桃之实也。刘自云少时游华岳,见一道士以此核酌瀑泉盥漱,观之惊骇,道士以半片授之。
- 后蜀记事 孟昶二十年十二月,中书舍人刘光祚进蟠桃核酒杯,云得于华山陈搏。赐帛五十疋。
- 墨庄漫录 有人以桃核半枚献王黼者,中容米三四斗。
- 王氏神仙传 咸通中,王㻌为王屋令,遇东极真人王太虚,授以𠩄注黄庭经,复与桃核,大如数斗器。磨而服之,身轻无疾。
- 宛委馀编 洪武乙卯,出示元内库𠩄藏巨桃半核,长五寸,广四寸七分。前刻「西王母赐汉武桃」及「宣和殿」十字,涂以金,中绘龟鹤云气之象。后镌庚子甲申月丁酉日记。命学士宋濂为赋。
- 原 种桃 凡种桃,浅则出,深则不生,故其根浅不耐旱而易枯。近得老圃𠩄传,云于初结实,次年斫去,其树复生,又斫又生。但觉生虱即斫,令复长。则其根入地深而盘结固,百年犹结实如初。
- 增 种树书
- 桃树接李枝则红而甘。
- 梅树接桃则脆,桃树接杏则大。
- 桃熟时,墙面暖处宽深为坑,收湿牛粪纳坑中。收好桃核十数枚,尖头向上,坑中粪土盖厚一尺深。春芽生,和土移种之。
- 原 卫桃 桃实太繁则多坠,以刀横斫其干数下,乃止。又,社日舂根下土,持石压树枝,则实不坠。桃子蛀者,以煮猪首汁冷浇之,或以刀疏斫之,则穰出而不蛀。如生小虫如蚊,俗名蚜虫,虽桐油洒之,不能尽除,以多年竹灯檠挂悬树梢间,则虫自落,甚验。
附录 羊桃
- 增 尔雅 长楚,铫芅。 注 今羊桃也,或曰鬼桃。叶似桃,华白,子如小麦,亦似桃。 疏 陆机疏云:叶长而狭,花紫赤色,其枝茎弱,过一尺引蔓于草上。郑氏曰:藤生,子赤,状如鼠粪,故亦名鼠矢。儿童食之。
- 本草 亦名羊肠,一名御弋。生山林川谷及田野。
- 蜀本图经 子细如枣核,苗长弱,蔓生,不能为树,今呼为细子,根似牡丹。
- 原 羊桃,福州产,其花五瓣,色青黄。
- 汇考
- 增 诗 桧风 隰有苌楚,猗傩其枝。 笺 铫弋之性,始生正直,及其长大则其枝猗傩而柔顺,不妄寻蔓草木。